【建国75周年征文优秀作品】散文 我的水缘水愿

时间:2025-01-09 08:15:41   来源:党委办   作者:王彦军   浏览次数:【字体:

1993年,那个夏日的暴雨如同命运的墨滴,肆意地在高考落榜的宣纸上渲染,将我心中对理想大学的憧憬染成了灰。然而,正当我在失落的泥淖中挣扎时,一封来自陕西省水利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如同破晓前的第一缕阳光,穿透了乌云,洒在了我的心田。那一刻,我仿佛听到了命运的低语,它告诉我,人生之路并非只有那一条,而是在每一个转折处,都有可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。

怀着对未知的忐忑与对未来的憧憬,我踏入了位于杨凌农科城的陕西省水利学校。这里,是我梦想的另一扇门,是那扇通往水利世界的神秘之门。校园里,江河湖海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,大型水工建筑的雄伟气势令我震撼。而“水利万物而不争”的哲学思想,如同一股清泉,洗涤着我的心灵,引领我走进水利事业的广阔天地,让我的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。

1995年,毕业的钟声敲响,我带着对水利的热爱,步入了社会的广阔舞台。然而,命运的剧本总是充满变数,我被分配到了一个与水利专业相去甚远的岗位。失落与不甘,如同秋日落叶,铺满了我的心田。但内心深处对水利事业的热爱,如同不灭的火种,燃烧着我的意志,驱使我不断寻找回归水利的机会。

1997年,命运的转机以婚姻的形式悄然降临。石头河畔,我与爱人相守,也与水利再度结缘。在石头河水泥厂,虽然未直接投身水利业务,但凭借所学,我参与了基建工作,让我的水利知识在实践中开花结果。每一次命运的转折,都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水利之路上,让心中的热爱化作熊熊燃烧的火焰,照亮前行的每一步,让梦想在水利的沃土上生根发芽。

二十多年,岁月如同石头河的流水,无声无息地流淌,却在不经意间,雕琢出我内心的坚定与成熟。从青涩的学子到单位部门独当一面的负责人,从水利学校的摇篮到石头河的广阔天地,我见证了石头河的蜕变与成长,见证了陕西水利事业的辉煌与变迁。我看到了石头河年产值从不足9000万到超过2.4亿的跨越,感受到了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下,三秦大地的翻天覆地变化,每一滴水都蕴含着希望,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承载着梦想。

二十多年的风雨兼程,如同石头河的流水,冲刷掉了我身上的稚嫩,留下了沉着与稳重。我学会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冷静,学会了在压力之下依然保持高效,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机遇,如何将个人的梦想与单位的愿景融合,共同推动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。我将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,科学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新时代水利精神,融入自己工作的每一方面,让这份精神成为我工作的指南,引领我不断前行。

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时刻,我愿以更加成熟的姿态,扎根于石头河这片热土,用我满腔的热忱与坚定的信念,继续书写属于我的水利篇章。我的水愿,是希望石头河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成为陕西水利的标杆和明星;希望陕西水利事业能够继往开来,开拓创新,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,让“水利万物而不争”的哲学思想,在新时代的水利事业中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。

我愿将我的水愿,化作一滴水,融入祖国的大河,让水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、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、促进人民幸福、守护绿水青山的强大力量。在新中国75华诞的光辉时刻,让我们共同庆祝,共同期待,让水利事业的光芒,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,让每一滴水,都成为推动梦想前行的力量。


网络编辑:宣传